我每天紀錄讓自己微笑的人事物,書寫「微笑紀錄」已近十年,觀察生活當中有趣的亮點,寫下自己的所思所得,不覺間成為我的自然反應與習慣,我亦自詡為「微笑探索家」,因為我喜愛探索與「微笑」相關的各種人生課題。
當初的起心動念,是想讓生活空白茫然的自己「更快樂」,而「笑容」是快樂的具體展現方式之一,所以我開始進行自我觀察,並且在部落格上以365倒數方式公開自我挑戰,寫下每日一微笑。
「微笑」與開心、愉悅、滿足等數種正向情緒連結,微笑的時候總是讓人感覺很好,看到別人笑,又或是自己讓別人發笑,我們也會跟著綻放笑容,微笑就是如此具有傳染力。
但其實我們很容易忽略生活中會讓人微笑的人事物,不管是與親友相聚、順利完成工作、學到新的知識,又或是與寵物互動,這些片刻我們都有可能在微笑,只是因為太過習以為常以至於沒有意識到。
當我們能察覺自己的微笑瞬間並理解為何微笑,就有能力複製和創造出相同的情境,學習及調整出相同的心境,也能藉此微調生活關注的焦點,讓自己靠近更正向的人事物,與給予自己安撫的溫暖。
越看得清自己的微笑時刻,就會越明白自己喜歡什麼、想要什麼,也越懂得生活中該做些什麼才會讓自己快樂。觀察自己的微笑,讓我們能與自己的心、自己的情緒更親近,當我們更瞭解自己,也就會更懂得怎麼善待自己。
近兩年我才深刻體會到,堅持多年寫「微笑紀錄」為我帶來這些幫助。以往我的生活平穩,這些紀錄都是錦上添花,提醒我記得感恩身旁待我好的人,喜歡自己正在做的事,與珍惜自己擁有的物品。
可四十歲過後,接連面對母親驟逝的衝擊與人生計畫卡關的困境,我的人生在這兩年之間一路跌墜至谷底。
母親過世後,我悲傷得看不見生活中有什麼美好,直到她百日之後,我才有力氣再度提筆寫「微笑紀錄」。走過療癒悲傷的一段路讓我明白,悲傷是思念的產物,我可以與悲傷共存,讓母親活在我心底,但我同時也還能活出快樂。
可沒想到又接著遇到新冠肺炎的疫情,卡住了我準備轉換第二人生,前往國外與伴侶相聚的計畫。一年多來兩人在異地各自努力撐住自己,我辭去工作隨時準備出發,卻在看不到盡頭的等待中,從很有餘裕到幾乎燒光了我的存款,深陷金錢焦慮與自我價值崩潰當中。
這時書寫成了我攀附的浮木,靈感總是在最慘的時候找上門來,我開始試著把自己這些年來經歷過的事都梳理一遍。或許,這也是我的療傷機制:為滿溢低落的心情尋找宣洩出口,重新回頭看看我到底發生了什麼事?也一邊找尋除了停留在原地等待之外,我還可以怎麼走下一步?
這段人生的停滯期,我擁有最多的資產是「時間」,我花時間閱讀,拾回寫作習慣,寫著自己為什麼想要更快樂,並在找尋快樂的過程中更認識自己。我也依舊持續每天更新微笑紀錄,正是在這種搞不清楚自己到底能怎麼辦的狀況下,我更能感受到「微笑」如何接住我的心,幫我走過人生低谷。
因為不管遇到多慘的狀況,我還是能觀察到生活中能讓我展露微笑的人事物,我仍然笑得出來,這讓我在遭遇那些壓力或窘境時,感覺自己好像仍保有一絲力量可以應付,「只要我還活著,我還能笑,那我的日子就還過得下去!」
我繼續記下每天出現在生活中的美好,也寫出自己的經驗、感觸及想法,漸漸地,從崩潰中學到重建;從脆弱中找到勇氣;從變數中看到希望。我有感自己擴展了舒適圈的範圍,好似自己又長大了一回,也發現自己過去的生活安穩到讓人失去了應變能力,以致於我以為自己無能為力。
是我太過慣於依賴父母、依賴伴侶為我做決定,所以當母親離世,我才覺得自己應該要更成熟,要懂得照顧父親,而不只是當個愛撒嬌的么女;所以當伴侶遠在異國,我才覺得自己應該要更獨立,要懂得關照自己,而不只是當個不想動腦筋的老婆。
我這才慢慢理解到,「全然為自己負責」是什麼感覺,以前的我真的太幸福,不知人間疾苦,現在跌倒沾點塵土倒也不會覺得自己命苦,反而更慶幸自己有機會看到「真實」,我感覺自己已經踩上階梯,從低處走回平地當中。
接下來我會繼續寫,寫出我為何起心動念開始回放人生,寫出我如何開始探索「微笑」,並藉著微笑認識自己。Keep smiling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