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總是跟社區的固定菜販買菜。
每週公布菜單,隔日取貨。取貨時,菜販已經把菜分裝打包。再約定時間取貨,
我通常是不驗菜的。
我總覺得做社區生意,最重要的是,信任和方便。
幾樣菜貴一點,也可以接受。自己可以選擇要不要買。
如果菜少了,或是爛了。在群組裡也容易反應。
畢竟在地生意,口碑很重要。買菜的,就是固定的老客人。
菜或蔬果甜一點或酸一點、大一點或小一點、嫩一點或是老一點。
圖個買菜方便,有菜販打理。我都對自己說:「一點小事,沒關係。」
但是近日,我發現我的菜,總有幾把情況不太好。
也不是大問題,就是缺點水、黃了點、放了久了些、玉米不滿果。
有一次,買的一袋香菇,數量少到完全不對應價錢。
菜販打聲招呼,說香菇分量不足,就少拿零頭好了。(例如:55元拿50元,,但實際數量,我覺得連沒有30元的價值都沒有。)
今天拿菜,又發現一把菜爛的可以。
我想了想,拍了相片,含蓄地問菜販:「這把菜狀態不太好。如果包報紙,可以保存久一點嗎?」菜販看了圖,趕緊回:「下一次定菜時,我補一把給你吧。」
P.S下一次,還沒開始訂菜。下次,再來報告結果吧。
關於這件事,是否要反映給菜販?我思考了好久。【為什麼我們一定要接受沒關係?】
如果是以前的我,也許就算了。自己啟動腦補模式-安慰自己20塊、35塊,對我來說不是大錢。自以為對別人好,滿足自己的自以為是。自以為這種方式,叫作好客人。
這一次啟發我做出反應,是來自我正視自己很糟的感覺。
我承認拿到爛菜,感覺很糟。
告知對方這一件事情並不合理,而無關這件事情是大是小。
並不是自己能夠消化,自己對自己說沒關係就好。
不好的感覺,即使微小,也是荼毒自己、會讓自己內傷很久。
我也思考著,如果我不跟他說,但我卻再也不跟他買菜;這件事情,對於菜販來說,真的是好事嗎?如果我提醒他,是不是能夠幫助他,留意自己菜的品質呢?至少也能確保,我後面拿到的菜是合乎價值的。
這件事情給我的感想;
◎要拉出自己的底線。
平心而論,如果再塞一次這一個菜給我,我可以接受嗎?
如果我是在菜攤,看到這一個爛菜,我會購買嗎?
如果答案都是不行。那為什麼我要接受這一個爛菜呢?
拿出自己的底線,無比重要。是我覺得最關鍵的一部分。
下一步,瞭解對方的處理方法,並確認處理方法,自己能不能接受。
◎另一方面對比的是,說出自己的期望
。
我建議下一次可以進哪一種的菜。
我建議製作的便菜,口味可以淡一點。
如果統一製作,無法調淡;可否菜能夠與醬汁分開。我可以再加工,把口味調淡。
列出自己可以接受的方法,並與對方確認可行或不可行;是第二個主題的關鍵。
我很高興,這一次我沒有對自己隨便。我也沒有用「沒關係」安慰我自己。
我正視自己微小的不開心;並承認這一件事情,的確對我很有關係。
進而學習控管我所獲的和接受的事物。而不是單方面接受別人硬塞的東西。
我覺得很好。這真是我的一大進步。我又多愛自己一點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