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買家真心話-方便很重要。】

 

封城期間,買菜變成一個很麻煩的事。我加入社區內賣菜的群組。賣菜伯(賣菜伯住在社區內),每週公布三次菜單,在社區內交貨。雖然菜單大同小異 但是解決了上班族買菜的困擾。直到疫情紓解,社區假日擺攤,又開始開張。賣菜伯賣菜時間,從週日、週三、週五取菜(前1日公布菜單),調整為週三、週五取菜、週六擺攤。


市場開始熱絡,不僅迎來生意,也迎來了競爭者。社區開放市集時,增加了一個新的菜攤。


疫情期間累積的名單和群組,幫賣菜伯贏在起跑點。一早,菜攤伯的菜攤 排了長長預定的大塑膠袋,裡面裝了滿滿客人的預訂。賣菜伯的菜攤在社區入口,位置好、有屋簷、不會淋到雨,更是社區進入超商的必經之路。開市的時候,生意強強滾。


分到邊角的新菜攤,看來很冷清。冬日下著雨的天氣,把人氣打得更寂寥。不似賣菜伯的攤位,八九點就開始擺攤。新的菜店,拖到10點半才開始擺攤。


我思考著是什麼原因,造成兩邊生意的差異?


我跟新的菜店要了Line;我建議新的菜店,如果每週都要來擺攤,事前公布菜單是個好方法;而且最好早點來。假日早上,社區的人往往一早就買好菜。如果是有孩子、晚起的家庭,早上可能已經排了活動,也或許小孩已經安排了補習課。一早擺攤,可以紓解客人時間的壓力。


我想起自己去擺攤的經驗,深深覺得:

1. 攤位位置很重要。

好位置的順流人潮,不僅帶來買氣,更有人氣。


2. 收集名單。事先發布訊息。

疫情期間,聯繫資料提供緊密的關係,並有再次聯繫的機會。是建立未來信任的基石。


3, 事先就集單、結單,佔據客人的需求。

以我為例,前一天下單,當天是一定會到攤位取貨。到了攤位,也許還有追加有些小東西(豆干。海帶),和再次購買的機會。換句話說,訂單的金額只會大不會少。

更現實的是,即使有預算,但我已經滿足七成八成或九成的需求,也許連   繞過去新店逛逛的慾望都沒有。需求已經被滿足了。生鮮食物買多了,家裡也吃不完。


4 新店沒有提供服務和聯繫的訊息。

如果我是新店老闆,我會先公布菜單和價目。降低客人對新店家的陌生感,同時也降低對不公開價錢的排斥。同時我也會放一個加line的牌子,以便留下追蹤的資料。


回家的時候,我傳了訊息給新的店家;建議是否能事先提供菜單,才知道有什麼菜色好買。我也連帶問了開張的時間;店家抱歉的回覆,他是跟小農收菜;平常是交貨給餐廳的。要到當日才知道小農能交什麼。由於需要先繞去收菜,再來市集。過了10點才能到達開店。


我想,我跟新店暫時是沒有緣分的。.....待續..



張貼留言

較新的 較舊

نموذج الاتصا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