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微笑開始親近自己(22):化負面情緒的阻力為助力

在我還搞不清楚憤怒、恐懼、悲傷和自卑這幾種負面情緒帶來的提示內容之前,當它們朝我直撲而來時,我總是受到很大的心靈衝擊,於是理智被憤怒燒盡、被恐懼綑綁、被悲傷淹沒,和被自卑鞭笞,不由自主地被這些情緒牽往負面行為走。

但理解了它們各自的正向提示之後,也感覺自己比較有能力在察覺並辨識出情緒發生時,想起「現在我感覺到的這個情緒,背後有什麼需要我關注的事?」和「為什麼我的情緒這麼強烈?它在告訴我什麼?」

只要心裡閃現出這樣的自我提問,就能在內心情緒與外在行為的連鎖反應之間騰出一點空間,讓理智發揮作用,即便只是瞬間的思考間隙,就足夠自己能稍加思索以何種言行回應情緒。

這便是從察覺情緒發生,到進入覺察反思的過程,也為創造出情緒與反應的緩衝區。

在「認識自己」這門人生主要必修學分課程之中,我認為「情緒」占了相當重要的篇幅,從認識情緒的種類及如何形容、引發情緒的起因、言行反應方式及事後自我療癒,都有許多延伸細節值得學習,當我們能更瞭解自己的情緒,也就更能掌握如何與自己的情緒相處。

而情緒課題中,最讓我們頭痛的往往是「負面情緒」,因為經歷它們的過程總是帶來很多不舒服,實在讓人不想面對,但負面情緒並非只會帶來破壞,其實還具有正面的「提示作用」,提醒自己留意生命中各種不應該忽略的訊號。

所以,試著先撕掉對負面情緒的標籤,換個角度看待它們:比如憤怒促進改變恐懼有助專注悲傷使人懂得珍惜,而自卑推動自我成長正負面情緒的各類形容,喜怒哀樂等等只是代表它們在情緒正負向光譜上的相對位置,有助於我們辨視情緒類別,而非定義哪種情緒是「對的或錯的;好的或不好的」。

負面情緒也像正面情緒一樣,需要被我們好好表達及抒發,我們要學的不是消滅、壓抑、忽略或逃避,而是要看懂並以適切的方式抒發及說明白,才能好好的處理及管理自己的情緒,也讓別人更瞭解自己,這對自己,對身旁親近的人而言都是好事。

只是一直以來我們很少有正式的課程學習認識情緒,都是成人之後歷經各種人事物的衝突,才可能意會到情緒課題的重要性,從頭開始自行學習。

我曾經也迴避面對負面感受,是怕自己觸碰情緒或湧現情緒時「進退不得」,內心總有不少小劇場,描寫假設一切失控狀況的劇本,最糟的「萬一」,是我真的生氣了,搞砸一切卻又沒有能力收拾怎麼辦?所有劇本最後的結果全都指向批評有情緒的自己很糟糕。

但學習情緒課題並學著自我覺察,讓我逐漸意識到其實我有能力為自己的情緒和行為反應創造緩衝區。情緒與行為反應並非全然是慣性反射動作無法阻止或改變,只要我練習觀察與理解自己的情緒運作,就比較容易阻斷這種慣性,為自己空出一點反應的時間與思索的空間,我可以修正、調整自己想要改變的部分,我可以表達情緒但未必會有嚇人的結果。

人必然會有情緒,尤其是負面情緒,認識與辨識負面情緒的存在和功能,讓人能更勇敢地面對負向的自我,「有負面情緒是正常的」,人本來就會有正負兩面甚至混合交雜的情緒,正是這些情緒讓我們成為「完整的個體」,所以應該比照正向情緒一般的,允許負面情緒也理所當然的存在。

讓負面情緒,讓所有情緒都真正成為自己的一部分,唯有如此,我們才知道如何與它們好好共存,學著理解「情緒」,理解自己,才能活出所有的情緒,活出真實的自我。

迴避碰觸情緒感受不看不聽,只會讓自己每回被慣性衝動綁架之後又懊悔,學會接收情緒產生的訊息,並判讀它們在提醒我們什麼事,才能根據訊息做出最適合的決定,也能改變讓自己懊惱的行為。

瞭解情緒,看懂自己的情緒釋放出的訊號,才能讓情緒從阻力成為助力,改善我們的人生。

貼心提醒:此為系列文章,點選:從微笑開始親近自己,可以看見所有相關文章😇

微笑探索家丹瑄

微笑探索家丹瑄,經營同名粉專及部落格,以探索「微笑」相關課題為樂,粉專每日更新微笑紀錄,聚焦生活亮點,部落格每週分享自我成長學習心得,更新心靈版本,陪你找出微笑開關,心情愉快不卡關。

張貼留言

較新的 較舊

نموذج الاتصال